也许是命中的缘分,他从到香港的那天起,就注定要终生从事餐饮业,而他也凭着自己的勤劳、真诚与智慧,逐渐获得香港餐饮界的认可与赞许。到1960年,他已是香港告罗士打酒店的营业经理,踏上他事业发展的第一个台阶。这个时候的他,已非12年前那个带着50块港币的贫困少年,不仅经济状况大为改观,而且积累了大量宝贵的餐饮业经营的经验。
此时的富临饭店经营十分困难,主厨辞职,人心涣散。杨贯一毅然批挂上阵,以经理的身份,亲自掌勺为客人烹制菜肴。这种做法,虽是万不得已,但在香港餐饮界极为少见,也大大提升了富临员工的士气。
实际上,从富临经营出现困难那天起,他就一直观察、分析香港的各类饭馆,希望从中找到脱困的办法。经过多年观察,他发现有一专门为高级食客服务的餐馆,生意非常红火,这家餐馆的菜谱中,最贵的是中菜中的"鲍、参、翅、肚",也以做这种菜最拿手,虽然价格不菲,但是食客盈门。这个餐馆的成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。
经过仔细的考虑,他决定选取鲍鱼这种既贵重、又难炮制的食物材料,进行有计划的研究和炮制,这时已是70年代末。
当时很多朋友就预言,杨贯一是不可能成功的,因为炮制出一只美味的鲍鱼,就需要两天以上的时间且工序繁多,又是精工细作,铁打的人也得累死。再说鲍鱼本身又很贵重,万一炮制质量不如对手,没有食客,饭店的损失更加惨重。
但是杨贯一说了一句这样的话"吃得苦的人比神仙还有力量。"他前后购置了价值十几万元的鲍鱼,进行了长达几年的系统研究和炮制;这在当时的香港,这笔钱可以买下一层楼。
终于在1983年,杨贯一研制出了独具一格的“阿一鲍鱼”,当时值移民潮,酒楼业生意大受影响,当时由于没有酒楼主力以鲍鱼作主菜,阿一鲍鱼反而令富临饭店生意蒸蒸日上,大受欢迎。
杨贯一用的方法是选取最好的日本干鲍鱼,使用传统的烹饪工具:瓦煲和木炭,在传统的配料中,保留老鸡、排骨等精华,并在掌握火候等烹饪程序中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胆革新,终于令他的鲍鱼在食味上渐渐压过对手,在香港食客中建立了口碑。
香港名人王亭之在品尝了杨贯一的鲍鱼后,即席泼墨挥毫,写下"阿一鲍鱼,天下第一"八个大字,杨贯一的美名不胫而走,杨贯一和他的阿一鲍鱼也彻底在香港家喻户晓。